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img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建筑行业资讯

首页 > 资讯中心 > 建筑行业资讯

办公楼绿色节能技术应用规划

作者:[db:来源] 发布时间:03-15 点击数: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为诸多头部房企提供碳盘查、制定碳战略规划服务,以及碳中和建筑先锋示范倡议案例征集过程中,对办公建筑碳中和进行了进一步分析调研,积累了大量国内外零碳办公建筑案例,在此与建筑业房地产业同仁分享,期待能够为大家未来工作带来一些支持与帮助。

  办公楼绿色节能技术:

  大楼通过智能传感器和计量装置,可实时、分项监控建筑能耗、光伏发电数据、室内外温度、空气质量参数和人流量等信息。大楼西侧还设置了高精度气象站,结合云平台,实时收集和分析数据,通过智能算法自动控制旋转门通风系统、智能窗帘系统,实现建筑的智能照明、能源智慧管理、环境监测和可视化管理,达到零碳建筑 “可视、可管、可优”的管理目标。

produce-list2.png

  1、有利于节省能源

  一般办公楼项目规划建设需要大量的材料作为建筑基础,而不断增长的建筑需求直接导致对原材料的需求持续加大,进而造成能源消耗越来越多,能源危机越来越严重。而将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制作引入办公楼项目中,能够规范办公楼项目对能源的合理利用,调节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有关数据显示,应用了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制作之后,建筑行业能源消耗相比于传统技术,减少了50%左右。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节能省源的同时又创造了经济效益,因此其更有动力去应用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制作,落实节能省源的愿景。

  2、有利于推动施工技术发展进步

  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楼层高度逐渐调整,导致施工周期较长,加大了建筑能耗,而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应用到建筑施工过程中,能够有效促进建筑施工步伐,降低项目成本,提升施工效率,降低生产能耗,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市民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越发重视节能环保技术在施工过程中起到的功能,在应用过程中推动施工技术进一步发展。

produce-item100.jpg

  从国内外写字楼建筑碳中和案例中可见,通过基于性能的设计方式,合理结合被动式和主动式节能减碳技术,最大化利用可再生能源,建立写字楼能耗分析和智能控制系统,是实现写字楼建筑碳中和的关键。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认为,国家“双碳”战略的提出和1+N政策体系的加速落地,对办公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可持续发展不再是现代写字楼高标准、严要求的“加分项”,而是求生存和求发展的“及格线”。向低碳可持续发展转型,不仅是企业面向未来的责任,也是绿色经济时代的一次历史机遇。

  平台旨在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上一篇:城市旧工业区更新改造主要抓好这四点
下一篇:建筑产业生态智谷规划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思萃|住宅建筑规划实现自然通风的主要方式
  • 思萃|小区公共建筑规划怎么样规划出具有归属感的空间形态
  • 思萃|为什么最近很多名企需要做厂房规划
  • 思萃|自然通风在住宅建筑规划中的应用要点
  • 思萃|旧工业区更新改造的实际意义
  • 思萃|基于建筑抗震规划的几点建筑规划措施
  • 思萃|大型机械厂房的建筑规划原则
  • 思萃|建筑规划生态化未来将朝哪几个方向发展
  • 思萃|智能建筑规划的三大要点
  • 思萃|科技公司总部科研基地建筑布局

产品推荐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城乡建设领域碳中和建筑实施方案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服务热线
0512-83898135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苏州市产研院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澄阳路116号阳澄湖国际科创园3号楼4层
邮箱:scrhjj@163.com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版权所有2010-2022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22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