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img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智慧城市

首页 > 资讯中心 > 智慧城市

变被动为主动,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 城市副中心“生命线”变得更“聪明”

作者: 发布时间:12-30 点击数:

城市副中心地下管线三维平台清晰显示了“地下经络”立体图。(资料图)

通过手机、平板电脑打开APP,可以随时随地检查地下管网系统。

记者唐建/摄

地下管线,被称为城市“生命线”。城市副中心在近来发布的“十四五”时期城市治理规划中提出,全区将在建成10972公里地下管线三维立体图的基础上,逐步加装传感系统,规划建设智慧地下管网,建成区级地下管线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城市安全运行由被动反应向主动保障转变。到2025年,百公里地下管线事故数控制在0.15起。

全区地下管线“一张图”

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用自来水、天然气,冬天取暖用的暖气,电视、手机所用的网络等,都需要通过地下管线将资源送到千家万户。如果我们有一双透视眼睛,透过横平竖直的柏油马路,就能看到地下密密麻麻的管网系统,类型众多、纵横交错,其复杂程度堪比“迷宫”,这正是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

在通州区地下管廊管线事务中心的办公大厅里,大屏幕上就显示了这样一张城市副中心“地下经络”三维立体图,通过点击图层的透视程度,道路下面的给排水管道、通信、热力等管线一目了然,甚至每一处井盖、雨箅子、阀门都清晰标注。城市副中心因此成为北京市首个实现全境地下管线普查的地区。

“蓝色代表自来水管,黄色是热力管网,绿色代表通讯广播,电网则是红色。任意点击一条管网,其埋深、起点高程等数据都会一一显示出来。”通州区地下管廊管线事务中心技术人员介绍,现阶段,该系统数据已覆盖通州区市政道路范围内的所有地下管线,包括给水、污水、燃气、电力、电信、热力等8大类14小类,总长10972公里。

过去,城市地下管线只能在二维平面图纸上显示管线的大概位置和布局,无法显示管线与管线之间错综复杂的纵深关系。“摸不清地下的具体情况怎么办?有时必须挖开地面,才能真正知道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施工挖断地下管线的情况时有发生。”技术人员告诉记者,通州区从2014年起就持续进行地下管线信息化规划建设,现阶段已完成全区906平方公里市政道路地下管线“一张图”,并保持动态数据更新。

探查检修装上“透视眼”

城市副中心地下管线三维系统的成功建成,对于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服务新建改建项目施工具有重要价值,可有效处理以往看不到、查不清等问题。现阶段,这张地下管线图还做到了在移动端同步展示,通过手机、平板电脑打开APP,可以随时随地检查地下管网系统。

技术人员带领记者来到九棵树东路,见到脚下的一处雨箅子,就从定位这处雨箅子开始进行了系统展示。打开APP后选择定位雨箅子,然后将系统中的灰色方框与现实中的雨箅子对齐,就完成了精准定位,紧接着连接这个雨箅子的排水管网的点位、坐标、地面高程等信息就在系统中清晰地显示出来。

“如果遇到堵塞或者突发事故,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可以通过系统快速确定雨箅子的精确位置,在移动设备上使用AR增强现实技术查看周边地下管线的排布情况,为抢修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技术人员介绍。

另外,在新建小区规划设计时,地下管线的规划设置也至关重要。有了这套系统,给排水管怎么样布置,电力、通讯线路怎么安排,只要通过该套系统就可以生成有关数据,大大方便了城市规划规划建设。如果遇到道路改扩建或者整治提升项目,管理部门接到申请后,技术人员也能通过系统从不同角度清晰地查看周边地下管线排布情况,利用横断面筛选、开挖筛选等功能提前计算开挖土方量、调整有关涉及管线,提前制定预案。

主动式保障城市安全

城市地下管线三维立体图虽然好用,但仍属于静态被动式监测系统。在城市副中心发布的“十四五”时期城市治理规划中,对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和服务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逐步对城市重点类型管道、井盖加装传感系统,探索AI+机器人技术在管道维修探测中的应用,实现对管道系统、有毒有害气体、井盖异位等实时监测管理。

接下来,城市副中心将建立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采集水、电、气、热、综合管廊等城市生命线的设施和实时运行状态信息,搭建城市安全运行监测平台,实现城市系统风险的及时感知、早期预测预警和高效处置应对,为城市安全运行提供主动式保障。

通州区城管委有关责任人介绍,通过前端感知设备,结合已经建成的政务云资源、地下管线三维平台和城市三维数据,城市副中心将规划建设城市公共安全数据库,构建燃气、供水、排水等各专项风险研判数据模型,为城市安全风险预警提供精细化筛选手段,实现智慧化分级预警,并根据预警类型和等级启动相应级别响应措施,实现高效应急联动处置。此外,还将为每一起事件形成一套全周期档案,作为事件追溯和大数据统计筛选依据,为今后的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提供指导和数据支撑。

未来,城市副中心将实现全境域地下管线一张动态监测立体图,覆盖全区完备的地下管线数据,配合现场查看和技术指导,有效避免因施工导致的地下管线破坏,减少生命线破坏率。另外,对燃气、综合管廊等城市生命线安全风险实时监测、分级预警和联动处置,能有效提升城市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实现城市安全管理从被动反应向主动保障、从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从静态孤立监管向动态连续防控转变,全面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提高城市防控重大风险与突发事件的能力,从本质上提升城市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安全感,从而为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上一篇:让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 张家湾镇“湾事通”小程序上线
下一篇:小镇新姿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智慧消防
  • “智慧乡村”电视端生活圈发布千条战疫之声让村民宅家学习新知识,了解村内防疫新动态
  • 医疗与护理的互联网结合:创新智能养老驿站服务模式
  • 北京健康宝4.0上线 每日“打卡”可缓存数据以便随时调用
  • 万人基站数全国第一 开放上千公里自动驾驶测试道路 上半年数字经济占全市经济比重升至43.3%
  • 城市副中心率先迈入营商环境5.0时代
  • 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吹响劳动竞赛号角主站房核心区6月进入主体结构施工
  • 城市副中心着力打造共享单车停放示范区 今年还将加快“电子围栏”规划建设 年底实现全覆盖
  • 多部门携手帮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全市医院均为老年人提供现场号源
  • 小镇新姿

产品推荐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城乡建设领域碳中和建筑实施方案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服务热线
0512-83898135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苏州市产研院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澄阳路116号阳澄湖国际科创园3号楼4层
邮箱:scrhjj@163.com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版权所有2010-2022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22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