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img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智慧城市

首页 > 资讯中心 > 智慧城市

北京西槐庄村多元化种植,规划建设智能大棚

作者: 发布时间:05-12 点击数:

  在西槐庄科技小院,北京高校师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举行。中国农大2022级硕士研究生王思远分享在小院工作的经历:“从产前的技术和品种引进,到产中的水肥监控,再到产后的销售,我们参与了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帮助村里提高经济收入。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要有‘自找苦吃’的精神,积极投身新农村振兴的实践当中,把时间花在充满希望的赛道上。”

  新农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规划建设

  “看到农大的同学们扎根农业、服务新农村,努力突破制约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卡脖子’难题,我深受触动。”清华车辆学院博士生魏一凡立志,自己也要把“科创”做在祖国大地上,发挥专业特长,助力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座谈会上,北京农学院果树学副教授张卿说,科技小院不仅是农业高校师生科技成果转化的阵地,更是培养高水平创新型农业人才的平台,要将课堂学习和新农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讲深讲透“绿色故事”中的“红色道理”,“作为一名教师,要积极投身首都新农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规划建设,培养更多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创新人才。”

  市委教育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张革介绍,科技小院是高校学生将专业所长与农村发展需求相结合、自觉主动服务新农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小院还要承担起“思政课堂”的使命,引导师生主动到田间地头、基层一线淬炼本领。

  推动农村文化规划建设和农业经营体制变革

  记者了解到,科技小院是建立在农村生产一线,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基层科技服务平台,科技小院由研究生等科技人员驻村工作,“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服务于农户及生产组织为特色,以实现作物高产和资源最有效地为愿景,致力于引导农民开展高产最有效地生产,加快作物高产、资源最有效地和农民增收,逐步推动农村文化规划建设和农业经营体制变革,探索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西槐庄科技小院位于通州区永乐店镇西槐庄村,北京市委统战部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于2020年11月在该村建立了这一科技小院,期望通过“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帮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西槐庄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

  现阶段,西槐庄科技小院由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冲等指导,硕士研究生张晓恬等长期驻扎在科技小院。科技小院的工作也得到了当地镇政府和村里的大力支持。围绕着西槐庄村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小院儿专家”们联合村委会等推动新农村产业规划,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质量,加快农村脱贫,助力新农村振兴。

  眼下,西槐庄科技小院已完成对西槐庄农业生产情况、土壤基础地力情况的调查,先后引入了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和口感型番茄京采6号、甜糯玉米、珍珠牛奶水果玉米和冰淇淋萝卜等果蔬新品种,推动了西槐庄村农业生产的发展。“小院儿专家”们还为西槐庄村引进果蔬新品种提供技术支撑,并形成一套完整的樱桃番茄种植规程,提高西槐庄村集体经济发展。

  后期还将规划建设智能大棚,着力打造互联网销售平台

  如今,西槐庄村已脱离了只有萝卜的单一种植模式实现多元化种植,陆续增加了对西瓜、黄瓜、茴香、香菜、玉米等作物的种植,后期还将规划建设智能大棚,做到不间断监测和互联网控制,并着力打造互联网销售平台,提高村庄集体经济收入。


上一篇:无人机科技农场:着力打造线上线下教育产业平台
下一篇:智能微型图书馆的“线上+线下”多种形式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城市大脑”将升级城市管理指挥平台,超前布局新型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 建筑减震垫 智能建造
  • 区经信局联合举办“副中心规划建设与新型智慧城市”专题培训会
  • 北斗卫星、无人机等高科技助力 副中心人防指挥通信车更新升级
  • 多部门携手帮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全市医院均为老年人提供现场号源
  • 城市副中心剧院探索行业新标 “文化粮仓”待开仓
  • 首都国企开放日 近百市民走进运河商务区感受新型智慧城市
  • 通州区经信委与市经信委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处进行专班工作对接
  • “水环境侦察兵”实现水环境无人化监测
  • 通州区科技周揭秘“智慧”副中心

产品推荐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城乡建设领域碳中和建筑实施方案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服务热线
0512-83898135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苏州市产研院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澄阳路116号阳澄湖国际科创园3号楼4层
邮箱:scrhjj@163.com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版权所有2010-2022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22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