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img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建筑和房屋安全检测

首页 > 资讯中心 > 结构健康检测鉴定 > 建筑和房屋安全检测

厂房屋面光伏承重怎么计算

作者:[db:来源] 发布时间:08-11 点击数:

厂房屋面光伏承重怎么计算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光伏项目开始大力规划建设,光伏放置空间成了急需处理的问题,现阶段光伏放置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放置于空漠地区,二是放置于建筑物屋面上。

  对于放置于建筑屋面上的光伏,需要保证屋面的承载力能满足要求,方可放置,不然容易产生建筑倒塌的严重事故。光伏板一般每平米重约20kg,对于一般来说,放置光伏板问题不大,但对于钢结构屋面来说,却需要开展严格的检测鉴定方可执行。原因是:一般钢结创建筑屋面均为不上人屋面,屋面活荷载设计制作值本来就比较小,南方无雪地区一般为0.5kN/㎡,北方地区还要考虑到雪荷载,一般为若是加上光伏板重量,很有也许会导致承载能力不足,产生安全事故。

  “十三五”计划,政府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呵护倾斜明显。随着集中式光伏发电热潮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分布式光伏市场崛起壮大。屋顶光伏电站作为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主力军之一,备受制造企业青睐,闲置的厂房屋顶再次被利用起来。看到分布式光伏市场的红利,许多居民也蠢蠢鲜,建立家用屋顶光伏电站。家用屋顶光伏电站规划建设时,怎么样把握电站承重能力呢?屋顶能承受太阳能电站设备的重量是怎么计算?这是电站设计制作之初必须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在什么情形适合规划建设光伏屋面?

  1、有独立屋顶或屋顶产权清晰

  规划建设光伏发电系统的用户需要对屋顶拥有独立使用权。因此,有独立屋顶的农村地区,别墅居民安装起来相对方便,对于多层或者高层以上住宅的楼顶区域,不属于单独某一户,整栋楼业主共同拥有使用权。要想在上面规划建设电站,需要获得整栋楼业主的同意,否则,即使安装好了,电网公司也不会给并网。

  2、厂房屋顶情况良好

  举个前后没有遮挡,光照好,屋顶有足够的承重等。造成遮挡的因素很多,也许是楼层间,也许是植被,也许是组件间。别小看遮挡的危害,组件长期被遮挡,影响电站发电量,收益回收期更长。

  那么,家用光伏电站安装屋顶是否会漏雨?

  漏雨确实是安装光伏电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防水工作做好了,光伏电站才安全。一般现在正常的施工安装流程,都不会破坏到屋顶的防水,且额外所做的防水解决,反而加强了防水。

  光伏支架安装在屋顶支撑着组件,连接着屋顶。它的设计制作多采用顶上顶的方式,不会对屋面原有防水开展穿孔、破坏;压块采用预制构件,不会现场浇注。此种做法防止了太阳能支架安装对屋面防水层的硬性破坏。

  平台旨在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上一篇:广告牌钢结构检测内容
下一篇:户外广告牌检查的必要性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厂房钢结构都涵盖哪些项目?怎么样检测鉴定?
  • 建筑幕墙多久需要全面检测
  • 桥梁检测的具体内容有什么
  • 钢结构焊接检测项目有什么?
  • 玻璃幕墙检测主要涵盖什么方向?检测的要点有什么?
  • 房屋出现结构裂缝的解决方法
  • 房屋施工检测有什么内容和步骤是哪些?需要什么检测工具?
  • 酒店房屋安全鉴定的必要性
  • 《上海市户外招牌设置管理方法》3月1日起施行 兼顾安全与个性
  • 房屋沉降观测点怎么样布置?要求有什么?

产品推荐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城乡建设领域碳中和建筑实施方案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服务热线
0512-83898135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苏州市产研院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澄阳路116号阳澄湖国际科创园3号楼4层
邮箱:scrhjj@163.com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版权所有2010-2022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22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