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img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建筑和房屋安全检测

首页 > 资讯中心 > 结构健康检测鉴定 > 建筑和房屋安全检测

主体沉降观测哪些时候做?其预警值是多少?

作者:[db:来源] 发布时间:08-11 点击数:

主体沉降观测哪些时候做?其预警值是多少?

主体沉降检测是为了检测建筑基础是否超过设计制作允许的范围,每新增一层主体结构,就必须对其开展观测一次,如果沉降超过规定要求或者超过运行偏差值,就也许造成建筑物不安全,也许产生开裂现象,严重的也许导致建筑物倾斜或者塌陷。下面我们先详细介绍相关主题沉降观测知识。

主体沉降观测哪些时候做

1、一般认为建筑在砂类土层上的建筑物,其沉降在施工期间已大部分完成,而建筑在粘土类土层上的建筑物,其沉降在施工期间只是整个沉降量的一部分,因而,沉降周期是变化的。

2、根据工作经验,在施工阶段,观测的频率要大些,一般按3天、7天、15天确定观测周期,或按层数、荷载的调整确定观测周期,观测周期具体应视施工过程中地基与加荷而定。

3、如暂时停工时,在停工时和重新开工时均应各观测一次,以便试验停工期间建筑物沉降变化情况,为重新开工后沉降观测的方式、次数是否应增加作判断依据。

4、在竣工后,观测的频率可以少些,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的大小而定,一般有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半年与一年等不同周期。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

5、对重点观测和科研项目工程,若最后三个周期观测中每周期的沉降量不大于2倍的测量中误差,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一般工程的沉降观测,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可认为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应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确定。

主体沉降观测预警值是多少

1、一般情况下,每个项目的监控报警值由两个部分组成,即累计允许变化量和单位时间内允许变化量。对水泯土重力式挡土结构及悬臂式板桩结构,应调节墙顶位移;

2、对多锚撑式支护结构主要调节墙体的最大水平位移。??

3、当基坑周围无环境保护问题时,可以按照墙前被动土压力的极限位移值考虑安全系数来筛选水泥土重力式支护结构或悬臂式支护结构的报警值。

4、一般按照基坑侧壁的安全等级对板桩墙分为:一级调节(0.1~0.25)H%;二级调节(0.2~0.)H%;三级调节(0.3~1.0)H%,周围环境复杂时取小值。对于土钉支护,取(0.1~0.3)H%。如果周围的环境有特殊的要求,则支护结构的监控报警值的确定要符合现场的要求。

主体沉降观测允许偏差是多少

特级 ≤0.05 ≤0.3 特高精度要求的特种精密工程和重要科研项目的变形观测

一级 ≤0.15 ≤1.0 高精度要求的大型建筑物和科研项目的变形观测

二级 ≤0.50 ≤3.0 中等精度要求的建筑物和科研项目的变形观测;重要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场地滑坡观测

三级 ≤1.50 ≤10.0 低精度要求的建筑物变形观测;一般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场地滑坡观测

  平台旨在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上一篇:建筑工程验收检测内容有什么?验收试验工具有什么?
下一篇:怎么才能做房屋抗震鉴定?哪些时候做鉴定?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房屋结构开展安全性检测报告
  • 江苏某垃圾分类房(垃圾分类厢房、收集房)抗雪抗风抗震防水检测
  • 移动厕所抗风抗震检测
  • 上海某公司安全水池牛腿组安全性检测报告
  • 规划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解读
  • 移动垃圾房抗风、抗震、抗雪压检测
  • 钢结构检测有什么注意事项
  • 哪些时候要做施工相邻影响检测
  • 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装配式住宅设计制作选型标准》的公告
  • 幕墙安全性排查报告怎么出具

产品推荐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城乡建设领域碳中和建筑实施方案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服务热线
0512-83898135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苏州市产研院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澄阳路116号阳澄湖国际科创园3号楼4层
邮箱:scrhjj@163.com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版权所有2010-2022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22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