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萃|“特色小镇”的房产还值得购买吗?
2018年9月28日,一个重磅消息传来,国家对于特色小镇的管理将全面收紧,不达标的小镇将被淘汰出局。因此,投资“特色小镇”的房产将会有较大的风险,有可能会资产大幅度贬值,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特色小镇”,说到底是依托“特色产业”发展起来的小镇。只有“有产业”,才能留得住人,才能可持续发展。在产业的基础上,挖掘“特色文化”、“特色风光”、“特色建筑”,最终实现“美丽新农村”。“特色小镇”概念于2014年首先在浙江诞生,出现了一批样板,随后被国家重视,写入了国家级文件,开始全面推广。规划建设“特色小镇”,是近年来国家提倡的“规划建设美丽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国家的提倡下,“特色小镇”发展很快。2016年10月,住房城乡规划建设部公布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等127个镇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见下图),2017年8月,住建部又公布了第二批276个全国特色小镇名单。全国两批“特色小镇”试点就达到了403个,加上各地方构建的省级特色小镇,数量超过2000多个。
“特色小镇”从一诞生,就引起了开发商的注意,因为这是造城的好机会。在传统大城市拿地,价格很贵,还要招拍挂。但如果深度介入小镇开发,很多时候可以绕开“招拍挂”,还可以拿到便宜的土地,通过开发、引入概念创造价值,最后赚得“盘满钵满”。而中国人天生爱买房子,天生喜欢自然。由于农村宅基地不允许城市居民购买,想实现新农村别墅梦基本不可能。“特色小镇”的出现,带来了机遇,引爆了中国人“住到新农村”的梦想。所以,地方政府、开发商和狂热的购房者“三方共谋”,一拍即合,很多“特色小镇”就这样诞生了。它的灵魂已经不是“特色产业”,而是“购房者的新农村别墅梦+开发商利益+GDP”。可想而知,这种“伪特色小镇”如果不加控制,必然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社会资源的浪费,最终建一堆利用率不高的“鬼镇”而已。所以此次发改委对“特色小镇”收紧管理,并加以整顿,应该说非常及时。
“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文件提出:
1、各地区要依据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本质含义的差异性,调整并分列现有省级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构建名单,分类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模式;
2、在构建名单中,逐年淘汰住宅用地占比过高、有房地产化倾向的不实小镇,政府综合债务率超过100%市县通过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变相举债规划建设的风险小镇,以及特色不鲜明、产镇不融合、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小镇;
3、对构建名单外的小镇和小城镇,加强监督检查整改。省级发展改革委于每年12月,将调整淘汰后的省级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构建名单、数据,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可能有朋友会问,发改委只是说把不合格的小镇剔除出“省级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构建名单”,仍然可以存在,不会影响“被淘汰”的小镇的房价吧!实际上不合格的“特色小镇”是极其危险的,官方认可的“特色小镇”,将会一路绿灯。比如:在公共设施上,财政会出资配套公用设施,完善小镇功能、降低交易成本;土地使用上会放宽,“鼓励点状供地、混合供地和建筑复合利用”;还会“推行特色小镇项目综合体立项,允许子项目灵活布局”。在金融方向,省级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光大银行会开辟绿色通道,提供“长周期低成本融资服务”。
至于被剔除出名单的小镇,低息贷款没有了,用地扶持政策没有了,财政也不太可能给你配置基础设施,只剩下了干瞪眼的开发商和购房者。开发商会给你修高速路吗?会给你规划轻轨城际吗?至于水电气网,统统都可能成为问题。到那时住不能住、租无人租、卖则无人接盘,这种房子,可能一点价值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