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之学校规划思考与设计
竖向空间规划设计在古代早期建筑中体现
国内南方潮湿地区从巢居发展为架空的干栏式建筑,这种早期干栏式建筑的主要目的:一是隔绝地面的潮气,二是避开凶恶的野兽虫蛇。除此之外,它还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间,下层饲养牛、猪等家畜,上层住人,具有一房多用的作用。这种建筑形式即是在竖向空间的规划利用上处理了自然条件的局限性。
竖向空间规划在城市里学校规划中的设计
现有的许多学校大门规划时并没有设立家长车辆临时停靠点的条件,每天早晚高峰期间,机动车随意停靠、非机动车穿行而过、行人穿梭其中,不仅给你出行带来不便,同时还给学生们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在城市寸土寸金的现实情况下怎么样最有效地利用土地,处理这一问题呢?我们可在横向空间局促时,考虑竖向利用空间。将校门退后,操场架空形成双层空间,上层空间结合运动场地中的看台规划,利用高差,将看台下层空间利用起来,设置为家长车辆临时停靠点。家长接送车流不再干扰城市道路,操场还可为学校和城市道路之间提供缓冲空间,既可以处理高峰期车流拥堵,也可以使教学楼远离噪声较大的马路。
除了上层空间的使用,也可将下层空间的利用融入学校规划中来处理这一拥堵难题。家长接送学生在学校仅是短时间临时停靠,非常类似机场和火车站的出租车接送旅客的状态。因此在有设置地下停车库条件的学校中,参考机场和火车站接客区的流线规划,结合地库出入口,将家长车辆临时停靠点设置在地下,学生下车后可直接从校园内去往教室,防止了学生在地上道路的穿行,即可缓解学校门口的交通拥堵,也可以更有效地保护学生的安全。
竖向空间规划在山区坡地学校规划中的设计
以某山区坡地学校规划例子筛选,此地块形状不规则,呈带状结构,且呈现东北方面地势较高,西南方面地势较低,为明显的坡地。地块相对完整,但高差较大,土地利用受影响,交通组织受到很大的考验,今后施工难度相对较大。怎么样处理并利用高差是规划中着重关注的要素。
从总体布局来看,场地为西北走向,结合用地走势,采用带形布局与组团式布局相结合,使每个作用分区都方便使用。校内的人行流线通过教学楼之间的连廊和平台,结合教学组团的多层连廊将教学区串联起来,人行流线具有多层次,灵活多样的特性。从车行流线来看,基地沿南侧道路设置主要机动车主入口和次入口。主要机动车通过中心绿岛和停车位缓解土路停车压力,严格调节进入校园内部的停车数量,在基地中心预留车行通道,供消防车和少量机动车使用。次入口机动车主要供生活区使用,保证校园内流线通畅清晰。
在山区坡地学校规划中,应将建筑、景观、山地有机融合在一起,应系统地考虑校园作用要求以及地形环境的制约因素,充分筛选其地势走向、地质与坡度等,规划结构、作用分区、交通系统、空间系统等方向与基地环境取得最大程度的协调。
平台旨在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