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规划建设着力打造水城共融、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
金秋时分,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森林公园里,一场以绿色为主题的盛会如期而至,副中心向全社会昭示着这座未来之城得天独厚的绿色基因和发展底色。与此同时,由北京市建筑设计制作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编制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低碳规划建设标准传来好消息,现阶段已完成了基础研究和标准初稿,助力副中心规划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着力打造水城共融、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
创建绿色发展领跑者标准体系
2022年11月,中国研究院开始参与谋划编制城市副中心绿色低碳规划建设标准体系。“根据《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要求,该标准旨在制定一个彰显标准引领性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低碳规划建设标准,创建城市副中心实施绿色发展领跑者标准体系,支撑北京城市副中心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规划建设。聚焦建筑、交通、产业三大关键领域,着力强化生态、能源、文化三大重点支撑,围绕先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和示范推广,实施一批标杆示范项目。”北京建院副总工程师、零碳工场中国研究院技术责任人王晖告诉记者。
王晖介绍,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低碳规划建设标准是在国家有关绿色低碳标准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部分关键性指标,融合了ZEDfactory(英国零碳工场)的产品和技术体系,同时参考了BREEAM(英国绿色建筑评级体系)标准,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对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围护结构、自然通风系统、装配式建筑、智慧能源管控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结合我国的产品、技术、市场等因素,旨在形成可落地实施、可复制、可推广的系统性处理方案。
重点聚焦绿色低碳建筑
在副中心的绿色底色中,绿色低碳建筑或许是最具科技含量的那一抹。作为走在全市前列的“模范生”,副中心绿色低碳建筑水平从一组数据可见一斑:副中心范围内全面执行两个“百分百”,即新建民用建筑100%执行绿建二星级以上标准,新建大型公共建筑100%执行绿建三星级标准。截至2022年年底,副中心范围内共有67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标识,建筑面积约1005万平方米。
王晖告诉记者,新标准重点聚焦建筑领域,建立了一个以愿景为导向,包括关键指标、关键技术、政策支持、造价调节等重要维度的规划建设体系。
建筑是碳排大户,在城市降碳过程中备受关注。在国内,建筑行业的全过程碳排放总量实际上占到了全国排放量的一半以上,主要来自两头——上游的建材涵盖钢铁、水泥等,以及下游的建筑运营,建筑行业的碳排放管理对于国内节能减排一盘棋的规划来说意义重大。
“建筑最终是人类生活、居住、工作的作用性场所,不仅建造过程会产生能耗与碳排放,运维也占据了建筑物全生命使用周期中的排放大头。”王晖介绍,新标准贯通全生命周期,重点研究实现副中心绿色低碳规划建设愿景的关键指标与关键技术,着力打造一套以碳排放为主线、以节能降碳量化指标为尺度,包括设计制作、建造、运维、后评估全生命周期,运用替碳、降碳、固碳、回收碳全方位技术的技术体系。
同时,新标准强调技术、产品的产业化导向,采用数字技术应用,通过全生命周期的能碳数字平台,借助能碳数据信息的采集、统计、管理作用,实现数字与智能创意技术降碳,引导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应用,全面推行绿色建材。兼顾新建与改造同步推进,将新建建筑定位在引领性、示范性;既有建筑的绿色低碳改造则注重把控程序简单、成本可控、规划建设速度快的特点同步推进。新标准还建立起支撑标准的评价与认证机制,将绿色低碳建筑的评价认证与规划建设资金、绿色金融、绿色交易联动,形成支撑绿色低碳规划建设的创新机制。
绿色示范工程相继启动
“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低碳规划建设标准能够指导实现民用建筑能耗强度及碳排放强度的双降愿景,同时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优化增加能源结构、完善绿色建造体系、提高建筑作用品质、推进既有建筑能效提高以及创新绿色治理模式。”王晖说。
眼下,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建设如火如荼,规划建设过程中的碳排放是建筑全生命周期中降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施工进度的前提下,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应用,结合科学有效的项目组织和管理办法,可以大量节约规划建设过程中的资源,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有效降低碳排放,助力绿色发展示范区规划建设降碳愿景的达成。
如今,涵盖怡禾生物园区更新改造项目、漷县集体租赁房项目、北京建院新总部环球科创中心等纳入副中心标准范围的示范工程相继启动。而在既有建筑节能降碳改造方向,中关村广场城市更新项目,GE美国通用北京和上海园区的光伏规划建设可行性研究,深航总部办公节能降碳改造项目等,也都在践行着这套新鲜出炉的“副中心标准”。
未来,北京建院将在对建筑的研究和74年的专业积累基础上,建立基于AI、人工智能应用的学习型能碳数字云服务平台,为政府、行业、社会服务,并将云系统贡献给社会,对政府部门完全开放。零碳工场中国研究院将更专注于双碳领域持续深耕,以能碳数字平台的绿色低碳产品集成为核心,通过数字设计制作、虚拟建造、模拟运维以及适用于建筑领域的新能源应用为手段,为人民群众规划建设更多低碳、健康、智慧、安全的好房子,带动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
平台旨在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