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img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智慧城市

首页 > 资讯中心 > 智慧城市

向世界展示不一样的副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12-30 点击数:

昨天,以“潞通天下大运之城”为主题的走进北京城市副中心主题活动在服贸会上召开。

为将副中心着力打造成为新时代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典范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向世界推介展示不一样的和谐宜居之城魅力、一流的营商环境以及“两区”规划建设硕果,副中心主题活动聚焦绿色发展、数字赋能、京津冀协同等领域,展示了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经验与成就。

企业现场签约助力副中心生机勃发

借助服贸会平台,通州区广邀重量级协会与重点企业进行项目签约,并通过国际化窗口将城市副中心“两区”规划建设硕果面向世界进行推介。

此次主题活动期间,通州区政府与7个项目进行签约,包括中国规划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中航证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朗坤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环医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北京国香商恒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州悦途网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紧随其后,区投资加快服务中心签约中核地矿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方程投资运营(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梦想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数字创意产业协会、北京星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大项目。

运河商务区管委会也现场签约了北京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中碳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圳正威(集团)有限公司等项目;通州文旅区管委会签约了张家湾车辆段上盖开发商业综合体项目、首旅集团总部办公楼项目、环球影城北综合交通枢纽项目、通视界文化中心项目等;中关村通州园管委会与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零碳工场(中国)研究院签约。

与此同时,通发展、网安园、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首通智城科技、北京城市副中心新型智慧城市产业联盟等也相继与13个项目签约,签约合作方包括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兴德通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磅合作伙伴。

记者注意到,这次签约不乏一些明星企业。如商汤科技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公司,具备底层全栈自研技术,在AI软件、AI芯片、元宇宙、无人驾驶等多个人工智能应用领域领跑行业。其首创人工智能应用基础设施,支持AI模型批量生产且形成规模效应,并通过软件平台快速部署及商业化,从而实现人工智能应用赋能百业。

今后,各签约项目都将在副中心实现令人期待的新发展。比如此次一方明实与兴德通医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副中心着力打造“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新药研发技术成果转化平台”。“该项目依托国内领先的新药研发、临床CRO实验平台、公共实验室平台,将全力发现、挖掘创新药。”兴德通医药副总裁邢庆科介绍,未来这一新药研发技术成果转化平台会提供药物全生命周期研发服务,并构建融资平台,共同合作开发项目。兴德通医药还将整合国家一级临床研究科研培训机构资源,保障项目科学合规且高质量进行,为副中心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提供重要的产业生态配套。

北京首旅城市副中心投资有限公司是首旅集团深耕城市副中心文旅商产业发展而设立的全资二级企业,是首旅集团承接环球外溢效应、统筹推进集团在副中心产业投资的核心载体。未来,首旅城市副中心投资公司将投资管理首旅总部办公楼、环球度假区北部地块及周边文旅产业投资项目,导入首旅集团优质资源,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规划建设、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文旅商产业升级。

北京公联鼎成交通枢纽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是通州文化旅游区环球影城北综合交通枢纽项目的规划建设单位,负责投资、规划建设及后期运营等工作。据介绍,环球影城北综合交通枢纽位于文化旅游区北侧,北邻万盛南街,紧邻地铁M7线群芳站。项目总建筑面积约84660平方米;其中交通枢纽约14240平方米,主要承担M7线与公交换乘功能,规划有5至6条公交线路。该项目是环球影城外部交通保障规划四个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之一,承担着集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出租车、小汽车、自行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换乘功能。

在走进北京城市副中心主题活动上,各方共话合作目标、共绘发展蓝图。

投资逾8000亿着力打造“副中心样板”

在走进北京城市副中心主题活动上,各方共话合作目标、共绘发展蓝图。通州区委常委、副区长苏国斌介绍,在北京设立“两区”,是首都开放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作为首都重要“一翼”的城市副中心所面临的重大机遇,更是副中心落实功能定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所指、目标所系、使命所在。

苏国斌说,副中心的发展要求与“两区”规划建设的内在思路深度相合。拥有着2200多年建置史的通州,应运而生、因运而盛,开放、包容、合作是流淌于这座历史古城血脉之中的文化基因,“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更是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发展一贯坚持的理念和原则。首都在“两区”规划建设中要着力打造“北京样板”,通州区就责无旁贷地要努力着力打造出“副中心样板”。

副中心的承载基础与“两区”规划建设要素需求充分契合。副中心拥有“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和科技创新”四大功能板块,布局了张家湾设计小镇、台湖演艺小镇、宋庄艺术创意小镇等一系列产业与功能的高质量平台载体。金融服务、高端商务、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两区”规划建设的重点业态依托这些平台在通州蓬勃发展、聚集成势,“两区”规划建设的空间优势与要素优势在副中心均得以体现。

副中心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规划建设“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的历史使命,并致力于着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几年来,副中心与天津、河北在交通一体化、产业合作、环境规划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实实在在的成果,站在了北京协同开放的最前沿。

苏国斌表示,近年来,副中心正被着力打造为北京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的重要窗口,保持每年千亿元投资强度,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规模构建起城市的“四梁八柱”,一批市级名校和优质医院实现入驻,为企业人才创造了舒适便利的居住环境。

“我们大力构建高精尖产业体系,先后有11家企业成功上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40家。”苏国斌说,通州产业承载空间广阔,“十四五”期间,全区拟供应经营性用地近12平方公里,重点着力打造“四区三镇三园”十大重点产业功能区。

作为自贸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通州组团重要组成部分的运河商务区总规划面积20.38平方公里,致力于着力打造成为堪比“金丝雀码头”的运河金融城;张家湾设计小镇总规划面积5.4平方公里,致力于着力打造成为展现城市副中心科技与文化魅力的新名片;作为服务业扩大开放重要承载地的文化旅游区总规划面积12.05平方公里,致力于着力打造成为文旅商融合发展示范区。

苏国斌在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城市副中心总投资规模将达到8000亿元,同时设立多元化产业基金,城市副中心投资基金总规模超过100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和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基金分别达到50亿元和100亿元。此外,副中心在全市层面率先向社会发布3大类15个应用场景项目清单,启动新型智慧城市28项标杆示范项目,副中心元宇宙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发布,广阔的应用场景需求和巨大的商业机会将进一步释放,让这座千年之城快速拔节生长。

运河商务区致力于着力打造成为堪比“金丝雀码头”的运河金融城。

文化旅游区致力于着力打造成为文旅商融合发展示范区。

张家湾设计小镇致力于着力打造成为展现城市副中心科技与文化魅力的新名片。

通州区市场主体总量达17.6万家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主题活动上,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北京市“两区”办专职副主任刘梅英介绍,现代化的服务贸易产业,与“潞通天下大运之城”的通州相遇在此,碰撞出了灿烂的火花。记者了解到,2017年至2022年间,通州区市场主体规模全面扩大,截至2022年7月底,市场主体总量达17.6万家。

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刘梅英表示,北京市正在助推城市副中心形成对外开放水平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强的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推动城市副中心服务业调整优化和开放发展。同时,集中全市各类优质资源,大力推动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通州区则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高度负责精神,高标准落实《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要求,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市化进程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快规划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如今,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五子”联动的大背景下,通州区紧抓“两区”规划建设机遇,围绕“产业+要素+机制”“园区+政策+宣传”“区域+国家+全球”三个维度、九个着力点推进“两区”工作。随着一批符合副中心功能定位的央企、国企总部迁入,外资项目、大项目、民间投资项目也逐步向副中心倾斜,副中心功能片区持续发展。

上一篇:通州加快推进“智慧工地”规划建设
下一篇:6款智能环卫产品将在北京投入使用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水环境侦察兵”实现水环境无人化监测
  • 打破思维定式 创新发展模式 城市副中心控规落地中的“北京经验”
  • 信息化和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分指挥部第二次全体会议暨全区召开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专题培训会
  • 城市副中心26个事项“一照(证)通办” 材料上“云”端 省力省时间
  • “北京道路停车缴费”官方小程序上线
  • 北京西槐庄村多元化种植,规划建设智能大棚
  • 快看!您的第一款手机已经进国博了,最贵的3万一台
  • 副中心主要区域道路将智能化改造
  • 城市副中心率先迈入营商环境5.0时代
  • 医疗与护理的互联网结合:创新智能养老驿站服务模式

产品推荐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城乡建设领域碳中和建筑实施方案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服务热线
0512-83898135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苏州市产研院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澄阳路116号阳澄湖国际科创园3号楼4层
邮箱:scrhjj@163.com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版权所有2010-2022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22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