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img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智慧城市

首页 > 资讯中心 > 智慧城市

《通州区“北京科技小院”助力新农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概述

作者: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发布时间:01-12 点击数:

  实现涉农乡镇科技小院全覆盖;着力打造一批特色科技小院;培养一批新农人……《通州区“北京科技小院”助力新农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近来正式发布,以科技帮扶、人才培养为切入点,以产业培育、助农增收为落脚点,统筹资源和力量,助力通州区农村集体经济增收和农民致富,形成新农村振兴生动实践。

  “北京科技小院”是由市委统战部围绕新农村振兴工作,统筹统战资源,整合统战优势,推出的集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科技帮扶综合平台。

  根据市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下发的《北京科技小院助力新农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区委统战部结合主题教育安排,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对接高校院所资源,促进推进科技小院规划建设工作,同步研究起草了《通州区“北京科技小院”助力新农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通州区“北京科技小院”助力新农村振兴专项机制成员单位主要职责》《通州区“北京科技小院”助力新农村振兴专项机制工作规则(试行)》等文件。

  科技小院全覆盖

  《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实现涉农乡镇科技小院全覆盖;着力打造一批特色科技小院;培养一批新农人;规划建设“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教育基地10家以上;辐射带动80个村以上;农民技术培训、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党外代表人士实践锻炼5000人次以上,要将科技小院着力打造成为科技创新、助农增收效益明显的应用平台,课堂和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的育人平台,党外代表人士助力新农村振兴的实践锻炼平台,为通州区促进实现绿色农业农村当代化助力建功。

  一院一策

  《三年行动计划》还提出,按照“一院一策”原则,逐个制定科技小院规划建设发展指南,明确产业发展方面,因地制宜着力打造特色小院,提升辐射带动能力,每个科技小院3年内至少辐射带动4个村。同时依托不同区域资源禀赋,加大政策支持与产业扶持力度,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加大产销对接力度,推进订单式生产、体验式销售,持续着力打造通州区科技小院品牌。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集体经济增收,带动农民就业致富。

  此外,还将加强新农人培养,建立科技小院专家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指导制度。每个科技小院3年内至少培养3名新农人。实行科技小院研究生“双导师制”,强化培养学生实践锻炼能力。引导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参与“新农村振兴共建基地”规划建设,在实践中培养一批优秀党外代表人士。

  【马上就访】

  “北京科技小院”在通州区遍地开花

  作为通州区第一批成立科技小院的村庄之一,西槐庄村党支部书记姜学武快人快语:“西槐庄科技小院成立三年来,村集体年收入由当初的不到10万元调整到70余万元,2023年销售额有望突破1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小院为西槐庄村的特色农副产品设计制作了专属品牌,“西槐庄园”标识和朗朗上口的宣传语“田园山水美如画,西槐美丽传天下”逐渐传开,极大提升了西槐庄农副产品的标志性和商品性。最重要的是,中国绿色农业大学的师生和科研人员驻扎小院、走进田间地头,送技术、抓培训,为村内绿色农业发展注入科技力量,带来了一支“带不走”的帮扶工作队。

  宋庄集体农场则靠着可鲜食的胡萝卜出圈。2022年,宋庄镇发现全镇未栽培、撂荒情况较多,镇党委、政府决定成立宋庄集体农场,同时,对接科技小院筹建工作,引进特色品种,探索处理土地撂荒的新路径。现阶段,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在双埠头村建立了宋庄农场展示平台、检验基地以及农副产品直通车线下门店。


  平台旨在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上一篇:摄影展“蝶变”多角度呈现城市副中心十年间的规划建设发展进程
下一篇: 绿色农业科技:智能流水线为寒冬京郊育种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绿色公交出行:北京150辆新能源公交车投入城市副中心运营
  • 河北省首个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在石家庄上线运行
  • 全市首个数字人民币充电站在张家湾设计小镇试运行 一期建成投产5台
  • 万人基站数全国第一 开放上千公里自动驾驶测试道路 上半年数字经济占全市经济比重升至43.3%
  • 思萃|将低碳规划理念应用于建筑规划中是非常重要的
  • 第五届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研讨会议召开
  • “京华”东六环改造工程 国内超大直径泥水盾构隧道同步双液注浆
  • 节假日开通六条公交通游专线 方便乘客前往三大文化建筑和环球度假区
  • 智能“分心驾驶”电子眼上线,等红灯打电话注意了
  • 搭建决策指挥平台共建“蓝天保护网”智慧环保 数字化精准治污

产品推荐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城乡建设领域碳中和建筑实施方案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服务热线
0512-83898135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苏州市产研院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澄阳路116号阳澄湖国际科创园3号楼4层
邮箱:scrhjj@163.com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版权所有2010-2022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22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