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img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城市生命线

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生命线

加强应急能力规划建设: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法草案将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二审

作者:全国人大 发布时间:01-12 点击数:

  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法是突发事件应对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法草案将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二审。

  12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召开记者会,发言人臧铁伟介绍立法工作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臧铁伟介绍,根据各方向意见,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的草案二次审议稿拟作如下主要修改:

  一是,按照本法作为突发事件应对基础性、综合性法律的定位,解决好相关法律之间的适用和衔接问题。

  二是,完善突发事件应对管理应当坚持的原则和理念,完善应急指挥体制和应急指挥机构,明确应急预案的制定修改要求,完善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应急响应制度,规定协同应对机制。

  三是,完善信息发布和新闻采访报道制度,明确发布预警的内容及渠道。

  四是,加强应急能力规划建设,完善应急救援物资等的储备、运输、保障制度,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积极功能。

  五是,加强突发事件应对管理中的权利保障,完善对特殊群体的优先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紧急情况下群众进行自救互救。六是,完善有关法律责任规定。

  “该法所称的‘突发事件’,涵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臧铁伟表示,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法涉及与相关法律之间的适用和衔接问题,按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应当优先适用相关专门法律,做到相互衔接、并行不悖。从实践中看,适用和衔接问题主要涉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

  “本次修改拟在总则中明确,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管理作出规定的,适用其规定;相关法律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法。”臧铁伟进一步介绍,本次修改汇总实践经验,拟加强突发事件应对管理中的权利保障,加强应急能力规划建设,完善突发事件报告、信息发布、新闻报道、预警、应急响应等制度,增强本法针对性、规范性。

  来源: “全国人大”微信公众号

  平台旨在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上一篇:城市安全源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完成40个城市安全源数据服务站(
下一篇:应急管理部召开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实施部署工作视频会议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江苏盐城海陆空立体联动 建成沿海“一小时”应急救援圈
  • 城市生命线工程系统包括什么
  • 城市安全源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完成40个城市安全源数据服务站(智慧树)
  • 强化防灾减灾救灾应对准备 河北多举措防范应对今冬明春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 遵义今年拟建成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
  • 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率队赴安徽省调研城市安全风险防范工作
  • 《合肥市地下综合管廊条例》辅助建立市级综合管廊信息管理平台
  • 王祥喜在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大数据中心、研究中心调研时强调 加强科技创新应用 提升支撑保障水平 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当代化
  • 安徽省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规划内容
  • 智慧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

产品推荐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城乡建设领域碳中和建筑实施方案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服务热线
0512-83898135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苏州市产研院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澄阳路116号阳澄湖国际科创园3号楼4层
邮箱:scrhjj@163.com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版权所有2010-2022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22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