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img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建筑和房屋安全检测

首页 > 资讯中心 > 结构健康检测鉴定 > 建筑和房屋安全检测

对于振动测试(动力响应)的初步认识

作者:[db:来源] 发布时间:08-11 点击数:

对于振动测试(动力响应)的初步认识

  建筑振动测试的目的:确定建筑结构振动的原因和影响程度

  根据《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50344-2019),建筑振动测试分为结构动力特性的测试、振动源情况的测试、振动源发生振动时既有建筑动力响应的测试。

  一、既有建筑动力响应的测试(《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50344-2019))

  1、测试条件要求

  测试建筑动力响应,应在振动源发出振动时开展测试,同时宜测定振动源发出振动的特性。

  2、测点要求

  ①对于外部地面振动源的情况,动力响应的测点宜布置在建筑的首层,其余楼层可逐层或隔层布置测点;当有地下室时,宜在最底层的地下室底板设置测点;

  ②各楼层的动力响应测试,宜在顺振源的方面上布置若干个测点。

  ③受风或爆炸冲击波等影响的建筑,宜在迎向气流方面的轻型围护结构上布置动力响应的测点。

  ④动力响应的各测点,宜布置在两个水平方面和竖向的振动测试传感器。

  ⑤振动测试点应设在振动调节点上,振动传感器的测试方面应与测试对象所需测试的振动方面一致,测试过程中不得产生倾斜和附加振动。(《建筑工程容许振动标准》(GB50868-2013))

  3、测试数据

  ①外部振动源的地面振动传至建筑附近时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等数据;

  ②风和外部爆炸气流在建筑上的功能过程;

  ③建筑动力响应各测点的振动频谱、振动峰值、主振频率等。

  二、传感器的选择(《建筑工程容许振动标准》(GB50868-2013))

  振动测试时,应根据测试对象的容许振动值采用的物理量和振动频率范围选择相应的传感器;符合下列规定:

  1、一般情况下,宜采用飞速度传感器。

  2、当测试振动信号频率范围不大于10HZ时,宜选用位移型或速度型传感器。

  3、对于宽频带冲击机器的振动测试,宜选用位移型和速度型传感器同时开展测试。

  三、传感器的位置和安装(《机械振动与冲击建筑物的振动振动测量及其对建筑物影响的评价指南》(GB-T14124-2009))

  1、传感器的位置

  ①监测强迫振动,较好的位置是在建筑物的基础上,当无法在基础上测量,典型测点可以设置在基础底板主要承重外墙的底部。

  ②高于四层(≈12m)的建筑物,应每隔四层和在顶层设置测点。

  ③长度大于10m的建筑物,应沿水平方面约每隔10m设置1个测点。

  ④由于用户需求,可以调整测点。

  2、传感器的安装

  ①安装传感器要小心谨慎,防止传感器的摇摆或弯曲,避免引入附加响应;

  ②室内水平表面可用双面胶将传感器固定在坚硬表面;

  ③防止在柔性覆盖层的楼面上开展测量。

  四、工业建筑振动测试(《工业建筑振动调节设计制作标准》(GB50190-2020))

  1、振动响应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对于超低频振动,宜测量振动位移和速度;

  ②对于低频振动,宜测量振动速度和飞速度;

  ③对于中高频振动和高频振动,宜测量振动飞速度。

  2、振动测量过程中应保持振源处正常工作状态,应防止其他振源和环境因素的振动测量的干扰。

  五、其他注意事项(《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50344-2019))

  在筛选确定振动源对建筑装修或建筑结构的影响时,需区分建筑原有的损伤与结构振动造成的损伤;当不具备区分的条件时,应在报告中予以明确说明。

  平台旨在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上一篇:校企联合下的调谐质量减振器检验
下一篇:桥梁检测部成功完成桥梁安全隐患排查及综合隐患评估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攀岩墙等娱乐设施验收检测
  • 城市雕塑需要开展检测吗
  • 桥梁静载检验办法的内容和要点
  • 上海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规划(2023-2027年)解读
  • 规划建设工程项目防雷装置专项检测
  • 规划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解读
  • 地基承载能力检测办法有什么?检测点数要求有什么?
  • 房屋结构安全鉴定具体内容
  • 承重墙拆除后怎么样恢复?恢复原样后怎么样鉴定?
  • 上海违法建筑排查检测侧记

产品推荐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城乡建设领域碳中和建筑实施方案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服务热线
0512-83898135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苏州市产研院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澄阳路116号阳澄湖国际科创园3号楼4层
邮箱:scrhjj@163.com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版权所有2010-2022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22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