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img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建筑和房屋安全检测

首页 > 资讯中心 > 结构健康检测鉴定 > 建筑和房屋安全检测

房屋出现裂缝的原因有什么?怎么样开展裂缝检测?

作者:[db:来源] 发布时间:08-11 点击数:

房屋出现裂缝的原因有什么?怎么样开展裂缝检测?

房屋出现裂缝的原因有三种,分别是热胀冷缩、地基不均匀沉降、墙体承载能力不足和主体结构强度不够,想要知道具体产生裂缝的原因,对房屋开展裂缝检测是不不可少的,这对房屋的安全有着重要功能,决定房屋加固或者补缝。下面我们详细介绍房屋出现裂缝的原因有什么?应该怎么样检测裂缝?

房屋出现裂缝的原因

1、温度性裂缝

这种裂缝常见的原因是不同材料的交接处,例如圈梁和砖砌体交接处的水平裂缝。我们都知道,一般材料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能,房屋结构会因为周围温度变化而引起变形,所以不同材料的膨胀系数不同,就会导致产生温度性的裂缝出现。

2、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裂缝

房屋在建成后,地基一般都会下沉,如果地基沉降不均匀的话,沉降沉降大的部位与沉降小的部位发生相对位移,在墙体中产生剪力和拉力,当这种附加内力超过墙体本身的抗拉抗剪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3、结构性裂缝

这类裂缝是由于上部荷载而引起的裂缝,这就表明了墙体承载能力不足或者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因为在房屋建成后埋设各种管线穿过墙体,破坏墙体整体性,减少了墙体载面面积,削弱了墙体承载能力,从而引起墙体裂缝;改变房屋用途,加大使用荷载或调整振动力,从而使墙体受到破坏,引起墙体裂缝。

4、主体结构裂缝

裂缝产生的原因有材料强度不够,结构、墙体受力不均,抗拉、抗挤压强度不足,楼体不均匀沉降,建筑材料质次,砌筑后干燥不充分等。

房屋出现裂缝检测

1、对建筑上明显的裂缝,应开展裂缝观测。裂缝观测应测定裂缝的位置分布和裂缝的走向、长度、宽度、深度及其变化情 况。深度观测宜选在裂缝最宽的位置。

2、对需要观测的裂缝应统一编号。每次观测时,应绘出裂缝的位置、形态和尺寸,注明观测日期,并拍摄裂缝照片。

3、每条裂缝应至少布设3组观测标志,其中一组应在裂缝的最宽处,另两组应分别在裂缝的末端。每组应使用两个对应的 标志,分别设在裂缝的两侧。

4、裂缝观测标志应便于量测。长期观测时,可采用镶嵌或埋入墙面的金属标志、金属杆标志或楔形板标志;短期观测时, 可采用油漆平行线标志或用建筑胶粘贴的金属片标志。当需要测 出裂缝纵、横向变化值时,可采用坐标方格网板标志。采用专用 仪器设备观测的标志,可按具体要求另行设计制作

5、裂缝的宽度量测精度不应低于1.0mm,长度量测精度不应低于10.0mm,深度量测精度不应低于3.0mm

6、裂缝观测办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数量少、量测方便的裂缝,可分别采用比例尺、小钢 尺或游标卡尺等工具定期量出标志间距离求得裂缝变化值,或用 方格网板定期读取坐标差计算裂缝变化值;

(2)对大面积且不便于人工量测的众多裂缝,宜采用前方交 会或单片摄影办法观测;

(3)当需要连续监测裂缝变化时,可采用测缝计或传感器自 动测记办法观测。对裂缝深度量测,当裂缝深度较小时,宜采用凿出法和 单面接触超声波法监测;当深度较大时,宜采用超声波法监测

7、裂缝观测的周期应根据裂缝变化速率确定。开始时可半月 测1次,以后1月测1次。当发现裂缝加大时,应提升观测频率。

  平台旨在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上一篇:结构健康监测
下一篇:桥梁检测的流程是哪些?检测时应注意哪些?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哪些情况下要做危房鉴定?危房鉴定要注意什么方向?
  • 江苏省无锡市某物流钢结构大棚检测
  • 房屋开展抗震鉴定的步骤
  • 基坑周边房屋检测,大家检测得全面吗?
  • 进一步做好本市规划建设工程高处坠落事故预防
  •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具体项目涵盖什么
  • 高层沉降观测允许沉降量是多少?允许偏差是多少
  • 桥梁检测的具体内容有什么
  • 农村危房怎么样鉴定,危房等级怎么样划分?
  • 厂房抗震鉴定检测项目有什么

产品推荐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城乡建设领域碳中和建筑实施方案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服务热线
0512-83898135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苏州市产研院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澄阳路116号阳澄湖国际科创园3号楼4层
邮箱:scrhjj@163.com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版权所有2010-2022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22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