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img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智慧城市

首页 > 资讯中心 > 智慧城市

“北京智造”与“北京服务”正“牵手”融合

作者: 发布时间:03-10 点击数:

  一个是连续数年占北京GDP比重超过8成的现代服务业,一个是正在迈向“高精尖”的先进制造业,二者“牵手”能否实现“1+1>2”的效果?

  “北京智造”与“北京服务”正“牵手”融合。市发改委等11个部门近来发布《关于北京市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这是北京首个推动“两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按照计划,本市将集中发力探索形成一批具有北京特色的两业融合新机制、新模式和新业态,到2025年,培育形成10家市级两业融合示范园区、100家市级两业融合试点企业。

  紧扣“五子”联动发力八大领域

  2181336辆——北汽福田总部,后市场平台上“链接”着已售出的近220万台商用车和500多万车主,每一辆车的速度、机油温度等400多项数据尽在掌握。

  “平台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提出改善意见,甚至还能降低油耗,提高运输效率。”北汽福田X事业部总经理张晓声解释,“X”代表着“无限”,也是汽车生产后的各种服务。通过后市场业务体系的规划建设,福田已经从制造型企业向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型,同时赋能全国2307家经销商、7365家服务商。

  这恰恰是汽车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成功例证。“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市发改委副主任李晓涛说,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势突出,2022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5万亿元,占全市地区GDP的比重保持在8成以上,制造业加快向“高精尖”转型,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2%左右,为两业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这次发布的《实施意见》紧扣加快“五子”联动,提出集中发力的8个重点领域。其中,在推动医药制造与健康服务有机融合领域,提出以“智能+”模式拓展远程健康管理、远程门诊、移动医疗、运动向导、精准照护等服务业态等。在着力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制造和服务全链条体系方向,支持汽车制造企业进行汽车全生命周期服务,拓展汽车租赁、改装、二手车交易、维修保养等后市场。在释放消费领域服务与制造融合潜力方向,支持企业构建消费驱动型组织模式,以家电、消费电子等为重点,加快更新消费。

  两业融合项目可获贷款贴息支持

  一家传统的制造企业探索现代服务业,势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此,《实施意见》专门提出加强金融支持,将两业融合发展作为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的重点支持领域,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2.5个百分点、期限2年的贷款贴息支持。

  不仅如此,本市聚焦堵点难点寻求突破,结合行业企业的经验和诉求靶向发力,提出了20项主要措施。“一个项目里既有先进制造业、也有现代服务业,真正实现融合发展。”李晓涛说,为了满足两业融合用地需求,本市也提出在两业融合示范园区内探索功能适度混合的创新型产业用地模式,合理配置地块兼容功能和比例,提升土地使用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等。

  同时,在强化企业和园区服务方向,也提出鼓励两业融合示范园区围绕重点产业规划建设专业化“一站式”产业服务平台等,并在定制厂房规划建设或租赁、仪器设备购置等方向探索给予固定资产投资补助。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跨区域布局方向,本市也将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推动“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梯次布局、协调联动,加快形成紧密的分工协作和产业配套格局。围绕医药健康、集成电路、智能装备、消费品、大数据等领域,京津冀三地将联合编制产业链图谱,培育协作紧密的优质企业群体,共建产业协同基地。

  2025年前培育形成“十园百企”

  小米公司以“互联网+产业+金融”的模式构建物联网网生态,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着力打造“制造+服务”新业态,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初步形成“新药筛选—动物实验临床—研究注册上市”链条……此前,北京市两业融合试点项目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初步形成一批典型的两业融合发展模式。

  近几年,“两业融合”的企业和园区也将继续拓展。根据《实施意见》,到2025年,将培育形成10家市级两业融合示范园区、100家市级两业融合试点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北京特色的两业融合新机制、新模式和新业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基本实现全覆盖,进一步擦亮“北京智造”“北京服务”品牌。

  “科技创新、京津冀产业协同、‘两区’规划建设等是北京市的独特资源,既是北京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形成独特优势的关键支撑,也是北京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产生示范效应的重要领域。”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洪群联认为,《实施意见》对怎么样高效用好用足资源作了清晰部署,有助于提升北京市两业融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更好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发挥示范引领功能。

  信息来源:http://www.bjtzh.gov.cn/bjtz/fzx/202302/1638375.shtml


上一篇:硬件升级智能调度中心投入使用,开通智能调度系统
下一篇:绿色公交出行:北京150辆新能源公交车投入城市副中心运营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建筑减震垫 智能建造
  • 农村供水专业化运营服务体系:助力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 手机随叫随到,安全员保驾护航,市民体验自动驾驶——“这趟出行我打90分”
  • 水域装上电子围栏、发现火患及时报警、座椅能为手机充电…… 城市副中心公园越来越“聪明”
  • 描绘数字新通州宏伟蓝图 实现首都副中心智慧发展
  • 市郊铁路与城铁直连直通
  • 北京健康宝4.0上线 每日“打卡”可缓存数据以便随时调用
  • 居民用电风险监测预警平台
  • 供电服务智能“虚拟柜员”推动‘双碳’目标
  • 雷达检测车上岗 探查副中心道路病害

产品推荐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城乡建设领域碳中和建筑实施方案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服务热线
0512-83898135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苏州市产研院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澄阳路116号阳澄湖国际科创园3号楼4层
邮箱:scrhjj@163.com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版权所有2010-2022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22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