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img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智慧城市

首页 > 资讯中心 > 智慧城市

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规划建设:实时监控区域内排水、桥梁、热力、电力

作者: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发布时间:08-25 点击数:

  在通州区应急指挥中心,有一块巨大的屏幕,上面实时显示着副中心部分区域内排水、桥梁、热力、电力等综合叠加情况,工作人员通过后台操作,便可快速调阅出有关地区的信息。这就是今年汛期正式投入运行的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该平台在今年的几次强降雨中发挥了重要功能,第一时间监测到多起突发险情,并实现及时预警、迅速处置,确保城市防汛安全。

  实现通州核心城区50平方公里和全区重点防汛点位监测

  “在‘防汛模块’上,平台可以实时监控全区河道、下凹立交以及易积水点位的运行情况,并通过视频会商系统连线区防汛指挥成员单位和各街道乡镇。与此同时,平台还共享接入了气象监测平台,可以及时掌握气象预警预报、水位雨量、雷达云图等关键信息,辅助防汛决策。”通州区应急管理局有关责任人说,该平台集成了全域资源,可动态提取雨量、河道和管线水位、积水点位、实时视频监控等20类数据,实现通州核心城区50平方公里和全区重点防汛点位监测,并较为准确地预判“哪些时候下雨、雨下多大、水位有多高等信息。”

  为生命线监测点位布设、预警筛选、仿真模型、联动处置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除了“防汛模块”,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还充分利用现有数据资源,结合现有城市三维模型和地下管线基础数据成果,为生命线监测点位布设、预警筛选、仿真模型、联动处置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同时,平台建立了标准化接入协议和数据交换体系,按照副中心城市大脑数字底座标准,规划建设物联网和大数据中心,支持百万级终端管理能力,实现各类传感器和数据资源快速整合接入,能够为城市治理大脑、社会治理大脑等提供数据和资源共享,并支持未来全区扩展到不同行业的各种类型监测设备。

  数字化改革: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达标排水分区面积29.9平方公里

  数字化改革,正让灾害风险防治从过去的被动处置、经验判断,向提前预判、精准智治转变。记者从通州区应急管理局获悉,根据《北京市2023年推进韧性城市规划建设工作要点》,城市副中心已探索出经济最有效地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模式,着力打造应对气候变化韧性城市的标杆典范。截至2023年6月,副中心的城市建成区面积约为74.5平方公里,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达标排水分区面积29.9平方公里。

  城市副中心自2021年被纳入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规划建设试点以来,深化防灾体系规划建设,夯实韧性城市规划建设基础,现阶段,已迭代升级智慧应急“一张图”系统,调整更多应用模块。这张城市综合安全风险地图,已覆盖全区50平方公里核心范围,汇聚燃气、供水、排水等10余类风险源信息及减灾救灾资源,平均每天接收约110万条终端监测数据,在防汛减灾、风险源管控上,“一张图”起到了提前预警、辅助救援等功能。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事业发展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城市副中心将探索规划建设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打造具有副中心特色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规划》中要求,要通过应急救援的全景式互通互联,实现应急指挥人员实时感知现场信息,智能化辅助决策,可视化指挥调度,从而减少应急指挥的层级,缩短信息流程,提升指挥效率与效能。推动各部门数据共享共用,整合利用气象、水文、地震、森林等监测基础设施,搭建多灾种和灾害链的综合监测平台,形成一体化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


  平台旨在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上一篇:搭建决策指挥平台共建“蓝天保护网”智慧环保 数字化精准治污
下一篇:建筑行业智能化的科技产品,满足“未来之城”的种种想象和期待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第五届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研讨会议召开
  • 河北省首个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在石家庄上线运行
  • “京华”东六环改造工程 国内超大直径泥水盾构隧道同步双液注浆
  • 规划建设智慧乡村10个村开通生活圈,助力智慧村庄建设
  • 北京首支交通网络执法队伍揭开面纱,用大数据排查非京牌运营、超出运营区域、绕路多收费等行为 海量订单中自动捕捉非法营运网约车
  • 北京健康宝4.0上线 每日“打卡”可缓存数据以便随时调用
  • 智能一体机的便捷和政务人员的专业服务:从“N”个环节集成为一站式办理
  • 电子驾照今起启用 交管局详解申领使用细节
  • 北京建院发布智慧建筑运维管理平台研发成果 张家湾设计小镇将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互联互通互动
  • 探索智慧养老新模式:全方位满足居家养老生活化的需求

产品推荐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城乡建设领域碳中和建筑实施方案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服务热线
0512-83898135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苏州市产研院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澄阳路116号阳澄湖国际科创园3号楼4层
邮箱:scrhjj@163.com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版权所有2010-2022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22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