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专题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img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专题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智慧城市

首页 > 资讯中心 > 智慧城市

北京通州启动申报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工作

作者:[db:来源] 发布时间:07-26 点击数:

  新型智慧城市是通过综合运用当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城市规划、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我区于2015年9月份开始申报此项工作,10月份为规划启动阶段。区住建委受区委、区政府委托,作为我区申报新型智慧城市的牵头单位,今日上午举行主题为“智创新城,慧及通州”的工作会议,北京建筑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从申报情况、规划建设实施方案、核心区新型智慧城市实施方案等方向开展了系统的介绍。区政协领导对此次汇报给予很高的评价,同时提出了有关的建议,加快申报工作的可实施性。区住建委将联合我区有关部门完成对接工作,届时成立通州新城新型智慧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等部门负责“新型智慧城市”有关项目的组织、监督工作。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通州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947号 京ICP备20015255号-1

produce-list14.png

  智慧城市运用了哪些前沿技术?

  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的支持和应用。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虚拟现实和无人驾驶等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我们能够打造更加智能、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1、物联网技术:智慧城市核心驱动力

  通过物联网,我们可以实现各种设施和资源的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让城市运行变得更加智能高效。借助传感器、射频识别等技术,我们可以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海量数据,为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有力支撑。从智能照明、智能安防到智能家居,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正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2、大数据技术:智慧城市的智慧之源

  通过对城市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挖掘,我们可以深入洞察城市的运行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为城市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还为创新创业提供无限可能。

  3、云计算技术:为智慧城市提供了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通过云计算,我们可以轻松处理和管理各种数据,实现高效的资源共享。同时,云计算还为城市各个领域提供便捷的云服务,推动城市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无论是云存储、云办公还是云教育,云计算都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4、人工智能技术:为智慧城市装上了智慧的大脑

  通过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我们可以对城市交通、安防、环境监测等领域进行智能化优化。人工智能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效率,还可以在医疗、教育等领域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服务。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智慧城市将变得更加智能、高效和宜居。

  5、区块链技术:为智慧城市提供了数据共享和安全保障

  通过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我们可以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共享,有效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同时,区块链还可以应用于城市的信用体系和供应链管理等领域,提升城市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为智慧城市构筑坚实的数字基石。

  6、5G技术:智慧城市的网络命脉

  5G具备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特性,能够满足智慧城市对于实时数据传输和处理的需求。通过5G技术,我们可以实现智能交通、远程医疗、物联网等领域的无缝连接和高效协同。5G将进一步加速智慧城市的数字化进程,推动各行业的创新发展。

  7、虚拟现实技术:为智慧城市带来沉浸式的数字体验

  通过虚拟现实,我们可以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结合,为城市的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提供创新的应用场景。虚拟现实技术让人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城市的魅力,提升城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虚拟现实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8、无人驾驶技术:智慧城市交通领域的革命性突破

  通过无人驾驶技术,我们可以实现自动驾驶的交通工具,提高交通出行的安全性和效率。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将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减少交通事故和空气污染。同时,无人驾驶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物流配送等领域,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未来,无人驾驶技术将成为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台旨在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上一篇: 输变电网电站地震监控系统设计
下一篇:北京城市图书馆智慧赋能建设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1050个智能门磁助力居家隔离工作
  • 北京城市图书馆智慧赋能建设
  • 碳中和设计理念|建筑景观碳中和技术
  • 5万多个城市部件有了“数字身份证”“智慧潞源”让城市管理更精准更精细
  • 北京段大运河通航后的智慧航运规划建设
  • 东南高速公路智慧物流港规划建设
  • 小微企业智慧服务平台,全方位整合升级并正式上线
  • 无人驾驶道路将超百公里 大运河将迎来“智慧巡河” 中关村新技术赋能副中心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
  • 北京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探讨数字科技在野生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创新
  • 智慧消防

产品推荐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城乡建设领域碳中和建筑实施方案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服务热线
0512-83898135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苏州市产研院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澄阳路116号阳澄湖国际科创园3号楼4层
邮箱:scrhjj@163.com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专题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版权所有2010-2022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224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