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安全应急迈入数智化:提供“全生命周期”防护
智能感知数字应急大脑实现城市生命线的实时监测及应急事件多方协同处置,数字技术救援提升火灾救援能力,数字孪生对自然灾害开展精准预测……在数字中国发展趋势下,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急管理工作融合的不断深入,数字应急成为城市乃至区域韧性能力提高的重要基石,国内应急管理工作正踏上信息化快车。
城市安全应急迈入数智化
随着智慧社会的发展和政府管理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特别是物联网网、大数据、AI、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演进,国内应急管理工作近年来快速发展,呈现出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多层并进、蓬勃发展态势。
安全应急产业数字化转型以提升行业安全保障能力为核心,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安全应急产业的产品与服务发展赋能,实现产品对各类突发场景需求的及时准确响应,打破供需之间的信息壁垒、保障应急状态下的物资协同生产。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徐惠丽近来在“长三角应急融合发展论坛”上表示,上海市结合数字城市转型,依托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等技术,规划建设了全市的一网统管体系,实现了科技之治、规则之治和人民之治的有机融合,有效提高了城市应急管理能力。
据介绍,近年来上海在安全应急管理智能化方向取得了多项突破:一是实现了智能化风险管理,全市建立了城市运行的数据集成,整合众多感知终端,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置问题;二是着力打造了平台化的运行模式,依托一网统管平台,汇集72个部门单位的上千个应用,发挥重要的枢纽平台功能;三是人民城市理念在城市运行和应急管理中得到深度拓展和应用。
徐惠丽同时表示,希望数字应急产业接下来能够进一步拓宽视野:一是创建数字应急新框架,促进以5G、人工智能应用、区块链等数字底座为支撑的框架体系规划建设;二是规划建设韧性城市的新体系,深化一网统管平台规划建设,完善城市运行数字特征体系;三是推进长三角地区生产安全、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信息资源的共享交互,着力打造区域数字应急联动体系。
“面向数实融合的城市生命体的健康运行,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应用,创建韧性城市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应急防护体系,正在不断定义大安全大应急体系的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和模式创新。”上海新兴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研究院首席架构师贺仁龙表示,数实融合飞速推进,数字风险不断上升,亟需智慧、最有效地的安全防护体系加以规避,市民对数字时代的生活环境安全感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提供“全生命周期”防护
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城市数字应急体系规划建设、城市治理能力提高构筑了基础保障。大量数字技术创新业务在应急管理和城市治理中的应用,不仅拓展了应急管理的渠道,并且在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升行政运行效率、加快精细化治理方向取得良好成效,为城市生命体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防护和保障。
现阶段,各种新型数字应急技术正在快速落地应用。举个在上海,借助各种智能物联网设备,大量窨井盖、消防栓的实时状况信息能够被及时掌握,高架、隧道等基础设施的裂缝、结构变化也能被秒级洞察。上海联通对上海化工区的危险源区域开展航拍建模,为危险源管理提供数字化基础底座。上海机场集团在数字领域复制了“孪生机场”,形成与现实完全匹配融合的智慧机场。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副局长贺丰表示,上海市通信管理局高度重视通信领域应急能力规划建设:一是夯实底座,大力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推动城市网络基础设施能级再上新台阶;二是与时俱进,探索新技术新装备在应急领域的创新应用,建成由应急通信车、卫星通信车、通信指挥车、无人机等组成的应急保障队伍,能够满足高速率的各种通信需要;三是组织演练,加强应急工作跨部门协同联动。
“城市安全运行是一件复杂事情,研究探索与之相匹配的应急管理模式,对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提升社会公共管理水平也十分重要。”贺丰表示,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利用丰富的数据资源,发挥人工智能应用的积极功能,就能够第一时间做出科学决策,在应急解决中掌握更多的服务能力。
应急管理数字化升级的需求正在不断提高。推动应急管理数字化转型,需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对风险因素的感知、预测、防范和综合筛选能力,建立最有效地科学的灾害防治体系,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筛选研判、辅助决策、联勤联动、最有效地处置的能力和水平。
据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沈洪波介绍,上海联通近年来基于5G、云计算、AI、数字孪生等技术,成功着力打造了5G加数字化应急指挥平台、智慧消防等创新例子,“通过着力打造多层次数字应急管理新体系,助力打通城市安全发展的大动脉,推动数字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全方位融合,为城市生命体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创建全域联动体系
经过多年发展,国内应急管理信息化工作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与此同时,应急体系规划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体系化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不足,表现为智能化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风险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警预报能力不足等;二是综合应急指挥平台不够完善,缺乏完善的应急指挥“一张图”和应急资源管理平台,无法支撑统一指挥、协同研判;三是应急通信与信息保障韧性不足,视频会议系统、卫星电话、移动指挥车、手持单兵等多种通信终端融合联通覆盖差,救援现场通信保障能力弱;四是应急平台信息综合筛选研判能力不足,应急平台不能充分挖掘数据价值,为风险防范、预警预报指挥调度、应急处置等提供智能化、专业化、精细化手段。
贺仁龙认为,接下来应该以数字信息化技术为基础,创建全域联动、立体最有效地的“大安全、大应急”体系,面向韧性城市安全、健康运行需求,创建全域联动、立体最有效地、条块协同的应急防护整体架构,形成“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技术赋能、整体协同、模式创新”的应急管理新格局。他建议,进一步完善安全应急顶层架构设计,创建贯穿安全应急事前事中事后以及防灾减灾救灾等重点环节的数智化安全应急大平台,推进重点领域数智化能力,创建安全应急数智化生态。
为加快数字应急科技产业发展,“数字应急科技创新联盟”近来在上海成立。上海新兴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研究院院长任吉表示,该联盟将推动数字技术创新与应急场景产业应用全面融合,提高长三角地区数字应急科技水平,最终致力于数字应急科技在全国的应用,提高中国城市应急水平。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