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img
  •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建筑和房屋安全检测

首页 > 资讯中心 > 结构健康检测鉴定 > 建筑和房屋安全检测

全站仪怎么测沉降观测以观测步骤有什么?

作者:[db:来源] 发布时间:08-11 点击数:

全站仪怎么测沉降观测以观测步骤有什么?

全站仪是测量沉降最常用和最频繁的,事实上,我们以为的沉降观测是用全站仪完成的,但我们习惯于认为沉降观测是用水准测量来实现的,全站仪观测的关键取决于沉降观测的水平,那么怎么样用全站仪来测量沉降观测以及步骤是哪些,具体描述如下:

全站仪怎么测沉降观测

1、适用的变形监测等级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规定,基于全站仪的三角高程测量可用于三等、四等沉降观测。要注意,如果是一、二等则不能使用全站仪三角高程,这和其他测量规范规定全站仪三角高程只能替代三、四等水准是一致的,在高铁的规范里,全站仪的三角高程可以替代二等水准,但观测方式有特殊的要求,具体可以参阅有关规范。

2、对仪器精度的要求 三等沉降观测要用测角精度1"级及以上仪器,测距精度1+1ppm。 四等沉降观测要用测角精度2"级及以上仪器,测距精度2+2ppm。 这个规定较一般测量规范严格。

3、测量方式 规范规定,沉降观测的三角高程测量应采用中间设站的观测方式,观测的视线长度不宜大于300米,最长不宜超过500米,垂直角不应超过20°。 每站前后视线的长度之差,三等不宜超过30米,四等不宜超过50米。 视线高度及离开障碍物的间距宜大于1.3m。

采用单棱镜时,每站应变动1次仪高开展2次独立测量,当两次独立测量所计算高差的较差要符合三等10√D四等20√D的规定(D两点间距离,单位km)。

采用高低棱镜组时,每站应分别以高低棱镜组中心为照准愿景各开展一次距离和垂直角观测,高低棱镜测量的高差较差的规定与采用单棱镜相同。同时,在这条规定里,规范建议使用全站仪自动照准和跟踪测量作用按自动化测量模式开展。

4、距离的观测要求 规范规定,三四等沉降观测采用三角高程时距离应观测2个测回,每测回照准愿景1次,读数四次,观测应符合下表要求:

5、垂直角的观测要求 规范规定,应采用中丝双照准法观测垂直角。

全站仪测沉降观测的步骤有什么

1、设置水准基点和观测点

基点设置以保证其稳定可靠为原则,宜设置在基岩上,或设置在压缩性较低的土层上。水准基点的位置,宜靠近观测对象,但必须在建筑物所产生的压力影响范围外。观测点的布置,应能全面反映建筑的变形并结合地质情况确定,数量不宜少于6个点。

2、开展首次观测

一般高层建筑物有一层或数层地下结构,首次观测应自基础开始,在基础的纵横轴线上(基础局边)按设计制作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临时的),待临时观测点稳固好,方可开展首次观测。

3、记载观测数据

在施工打桩、基坑开挖以及基础完工后,上部不断加层的阶段开展沉降观测时,必须记载每次观测的施工进度、调整荷载量、仓库进(出)货吨位、建筑物倾斜裂缝等各种影响沉降变化和异常的情况。

4、整理观测资料

每周观测后,应及时对观测资料开展整理,计算出观测点的沉降量、沉降差以及本周期平均沉降量和沉降速度。若出现变化量异常时,应立即通知委托方,为其采取防患措施提供依据,同时适当调整观测次数。

  平台旨在知识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上一篇:房屋沉降观测点怎么样布置?要求有什么?
下一篇:房屋施工检测有什么内容和步骤是哪些?需要什么检测工具?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房屋改造抗震鉴定注意事项
  • 厂房抗震鉴定检测项目有什么
  • 防灾避难场所启用前需开展应急评估
  • 主体沉降观测哪些时候做?其预警值是多少?
  • 房屋结构构件有什么?构件损伤检测的内容有什么
  • 广场雕塑抗风抗震检测报告
  • 房屋检测办法都有什么
  • 广州某屋面钢结构网架承载能力专项检测
  • 除尘器检测鉴定内容有什么
  • 江西一化工厂硅油着火发生爆炸 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需引起重视

产品推荐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智慧园区办公写字楼解决方案

城乡建设领域碳中和建筑实施方案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市政居家智能照明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能源能效监管系统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智慧建筑/智慧园区运维管理集成平台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服务热线
0512-83898135
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
苏州市产研院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澄阳路116号阳澄湖国际科创园3号楼4层
邮箱:scrhjj@163.com
  • 产品与服务 建筑工业化 安全物联 数字低碳 产业数字化
  • 产业孵化
  • 资讯中心
  •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成长与发展 团队风采
©版权所有2010-2022苏州思萃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22489号